留学生的自我命名之路 | iWanna说心理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 Shakespeare
如果玫瑰不再叫做玫瑰,它还会散发一样的芳香吗?— 莎士比亚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施耐庵《水浒传》
从中国飞往美国的航程历时十余小时,犹如一场省略了磕头的朝拜。而在被另一种文化洗礼之前,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先要经历一场自我洗礼——自我命名。褪去自己的中文姓名,再披上一个英文姓名。我们像是诞下了新生儿的父母一般,寻找着一个合意的名字。
历史上,改名往往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比如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黑人解放运动后,许多非裔美国人都借此机会更名,代表新生活就此起航,标志着他们人格的转折点。他们通过更名,诠释被奴役的历史,并重新定义新的现实。
而宗教意义上的更名则更多具有和过往断离的象征意义。大多数宗教上的更名,往往发生在人们第一次朝圣之时。改名象征着他们通过完成一场朝圣,树立了新的个人地位与群体地位。作为一名基督徒的瑞士作家与精神病学家杜尼耶(Paul Tournier)认为,更名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做决断,而新的名字,则象征着在神灵见证下的新生。
然而留学生赴美之路上的自我命名,虽然也有一定象征上的意味,但却有本质的不同。看似属于我们的英文名不仅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可,更没有被宗教仪式所见证。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将其视为赴美留学的一个必然,并没有赋予它太多的象征意义。
这似乎该是个活泼的话题。随手一搜,网上关于如何取一个体面而不失特色的英文名字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们乐于谈论有哪些英文名字容易带来歧义,又有哪些英文名字太过千篇一律。
然而现实似乎并没有如此简单,很多人在来到美国之后,才发现自己中文名字的去留问题,实则带来了很多烦恼。一部分人在赴美之前信誓旦旦决定沿用自己的本名,但在发现自己名字的正确发音在同学与教授的舌尖上没有一席之地后,只能无奈拾起一个英文代号。还有一部分人觉得出国取英文名应是理所当然,却在生活交流中,觉得这新名字像是尺码不合的鞋子一般,穿着让人寸步难行。
法国人类学家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提出了一个叫做“惯习(habitus)”的概念。惯习就像是某个游戏的游戏规则那样,告诉人们在某个场景中,什么行为方式是合适的。这是一套潜在的规则,而非显在的条条框框,而通过不断练习着这套游戏规则,惯习逐渐变成了一个人的“第二天性(second nature)”。
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而言,起英文名就是这样一个惯习,于我们是如此自然而然,以至于很少有人会有意质疑其背后的缘由。
不论你是刚刚来到美国,还在保留中文名与使用英文名之间挣扎,还是说你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早已习惯在一个中文名与英文名的双重空间中自由切换,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而这个被我们默认为近乎于传统的“自我命名 ”,又意味着什么?
名字是一个人自我身份认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德国诗人歌德在诗中将一个人的姓名比作他的皮肤,“你无法在不伤害到一个人的前提下,将他的名字剥离”。而尼古拉森(Nicolaïsen, 1984)提出了这样一个悖论:“我们无法给我们不了解的事物命名,但对于没有名字的事物,我们又无法真正去了解”。
只有当个体拥有一个姓名,且当这个名字被周围人使用与认可的时候,一个人才真正感到被接纳、被认可、被理解,而这对自我认知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
Pavlenko和Blackledge(2004)认为,个体的自我命名、自我分类,是为了在特定环境中为自我争取一席之地。只有当一个人的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被成功建立起来后,才能给个体提供安全感、自尊感,以及确定性;反之,则会给个体的身份认同带来负面影响。
在我大一的写作课堂上,除了我以外还有两名中国留学生,而其中只有我沿用了我的中文名。每当大家轮流举手发言的时候,老师都会亲切的点特定同学的名字,可是每每轮到我的时候,她只会用手指向我,抑或是用“你(you)”来称呼我。我的身份在这个课堂中从未被真正认可,而这明显削弱了我的自尊心与归属感。
增强归属感
很多中国留学生起英文名字的最大动机之一,就是被周围人接纳。Zajonc(1998)提出,更好发音的名字让人觉得更亲切,提供了一种生理层面的安全感。而如果一个人的名字好发音,会给他人留下更正面的印象。而发音困难,则成了中文名被接纳的最大阻碍之一。
Wang(2009)调查了十一名给自己取了英文名字的加拿大留学生,当被问起动机为何时,每个人都提到了对于母语并非中文的人而言,中文名实在是太难发音了。一位叫做hai-yan的被调查者说,当自己的名字不能被正确发音的时候,她会觉得自己和对方之间有了距离感。虽然很多被访者意识到自己名字的发音有难度,但觉得一直纠正别人的发音,也似乎不是太礼貌,便就此作罢。还有一部分受访者反应,有些美国本地人会质疑他们的英文名字的正当性。
部分美国人认为英文名并不是中国学生的“真名”,并执意要念对对方的中文名字。但面对如此“好意 ”,多数留学生只会感到羞愧、不被理解,且仍旧会羞于纠正他人的发音,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也很难真正和当地人建立亲密感。
不愿成为负担
而对于另一部分留学生而言,尽管自己中文名字的发音并不算太困难,他们也有他们的苦恼。他们担心美国本地人会记不住自己的名字。即使此时发音念对了,也很快就会被遗忘。
而多数中国学生认为,让美国人记住自己的名字,应该是自己的任务。Korostelina ( 2007)指出,相较于在强调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人而言,受集体文化熏陶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权利,也不愿意成为集体的负担。所以有些留学生觉得,既然是自己选择要融入美国文化,就要学会做体谅对方文化的人。这就意味着起一个好发音的英文名,把便利提供给不会中文的美国人。
名字是一种投资
还有很多留学生在来到美国之前,就早早拥有了一个英文名字,可能是幼儿园的英语老师所赠与,抑或是被所就读的外国语学校硬性规定。
Wang(2009)在研究中提出,这种在飞抵美国之前就已经拥有英文名字的现象,是一种对想象中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的投资。
Norton and Kanno(2003)认为,学习第二外语的人们的动力来源,往往是对一个存在于未来的共同体的想象。在Wang(2009)的研究中,许多被访者认为,英文名字象征着还未到来的机遇。结合皮埃尔·布迪厄(Bourdieu)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发现,英文名也属于这样一种资本。在布迪厄眼中,符号资本是一个社会的隐形资本。由于这种资本所带来的权力已经和这个社会的规范紧密糅合在了一起,人们常常将其视作理所应当。
在国内普遍大众的眼中,英文名就像是对未来的“投资”,虽然当下并没有实际效用,但在未来可能会带来更多教育与工作上的机遇。这也是许多父母早早给孩子起好“洋名儿”的原因之一。
主体性的体现
当然,不论你是否曾经或正在取英文名与沿用中文名之间举棋不定,这都体现了你的主体性(agency)。
与幼儿园和小学时被“安排上”一个英文名不同,十几二十岁的我们,终于可以自主选择保留或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称号了。即使我们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留美文化的影响,但主观上,能够自我命名依旧体现了我们的自我选择,和我们作为主体的意志。我们纠结于,起英文名可能会削弱我们和中国文化纽带的连接;我们又纠结于,保留中文名可能会阻碍我们和美国社会建立连接。但恰恰是这些纠结的过程,让我们更好地在两种文化间寻找属于我们的立足点。
Homi Bhabha’s(1994)提出了“第三空间(third space)”这一概念,意指两种文化很难无缝结合,而个体需要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创造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第三空间。不论是和自己的中文名彻底挥别,还是在中英文名之间切换,我们都在这第三空间中协调着、构建着自我。
Reference:
Wang, Pan. (2009). Chinesestudents’ English name practices and their identities. Unpublishedmaster’s thesis,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Quebec.
Bourdieu, P. (1991). Languageand symbolic power. J. B. Thompson (Ed.), G. Raymond & M. Adamson(Trans.). Oxford: Polity Press.
Nicolaïsen, W.F.H. (1984). Name and narratives.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97 (385),259-272.
Pavlenko, A. & Blackledge, A. (Eds.) (2004). Negotiation of identitie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Clevedon; Buffalo: Multilingual Matters.
Kanno, Y. & Norton, B. (2003). Imagined communities and educational possibilities:introduction. Journal ofLanguage, Identity, and Education, 2 (4), 241-249.
Korostelina, K. V. (2007). Socialidentity and conflict: structure, 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Zajonc, R. B. (1998). Emotions. In D. T. Gilbert, S. T. Fiske, & G.Lindzey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591–632). Boston, MA:McGraw-Hill.
编辑|Yy.C 排版 | M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iWanna招募
iWanna是一群来自世界各地,致力于成为世界各文化桥梁的人,为改善海外人群文化适应、心理健康而努力着,期待着与同样有想法、有志向的你一起同行!
你好,这是我的新名片 | About iWanna海外心理(点击链接,查看iWanna的详细介绍)
iWanna海外心理招募!(点击链接,查看我们的详细招募帖)
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扫二维码报名了!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生活的珍贵,无非是看到和了解真实的自己” | iWanna Project
撕掉标签!描绘海外留学生的自画像Part 1 | iWanna看留学
我们真的越来越不愿意在感情中付出了吗?| iWanna说心理
“我离不开,是因为家暴中的‘美好’ ”| iWanna 说心理
这样攻克申请面试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13
当咨询师成为了来访者 | 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 VOL.12
“爱你,好了挂了” ——咱能好好聊天吗?! | iWanna家长说
玻璃心与橡胶心:拥有弹性的心理才能拥抱更无尽的人生 | iWanna说心理
“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可焦虑的?” 解析quarter-life crisis | iWanna说心理
点击原文 进入iWanna官方网站哦